引进高层次年轻教师 构建一流师资队伍

作者: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   来源:本站原创    发布时间:2021年10月24日

兴国必先强师,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。近年来,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(以下简称“遂中实验校”)广纳英才,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一大批高学历人才教师,为学校的师资队伍注入“年轻血液”,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使得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。同时,高学历人才教师也借此机会在此“大展鸿图”,不仅实现了自我的快速成长,还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(学校教师集中教研)

“除了那份母校情怀,学校充满活力并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,是我选择回到这里任教的主要原因。”今年5月,刚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的张力文选择回到母校,成为遂中实验校的新高一数学教师。7年前,他在此启航;7年后,他选择回到原点。

对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,张力文深有感触。

进入学校后,张力文便被安排到高一年级担任数学教师。在校期间便拥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张力文,在投入教学工作后,如鱼得水,同时在课余时间,他还不断向同级的“老骨干”教师取经学习,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,很快,便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。

“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学校的师资队伍构建模式。”张力文说,学校“老骨干”与“年轻血液”相互激励、共同进步的师资队伍构建,既让教师队伍充满活力,又不缺乏经验,新老教师彼此相辅相成,使得教学质量事半功倍。老骨干的力量带领年轻血液奋勇直前,不断的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。

除张力文外,遂中实验校还有一大批从上海交大、南开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北师大、川大等全国一流学府毕业的同学,他们的到来,让学校“如虎添翼”。

(获奖老师合影)

“年轻血液”的引进,独特的师资队伍构建模式,这都要归功于学校拥有一个好校长。作为学校思想的先行者,教育的领跑者,遂中实验校的徐如坤校长在学校的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。

(学校教师集中教研)

徐如坤校长认为,教师是学校的最大资源,教师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。遂中实验校坚持“四大引领”,严格选人用人标准,坚持引优汰庸,坚持吸引和培养并重,研究与实践同步。营造良好的学习、研究、共享、传承环境,形成良好的识才、重才、用才、惜才风尚。鼓励高层次人才发挥更大作用,建立能进能出、能上能下、能多能少的用人和分配机制,构建更加合理有效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,构建一支学习型、研究型、创新型、复合型的优秀人才队伍,为学校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。

(遂中实验校校长 徐如坤)

一支“人格自觉、职业自尊、专业自信、成就自豪”的高素质教师队伍,一直是遂中实验校的立校之本。除“年轻血液”外,近年来,学校还从成都、绵阳、重庆等周边引进中学正高级、特级、省市名优教师32人。目前,遂中实验校拥有正高级教师4人,特级教师5人,市外名特优师18人,研究生38人,“年轻血液”+“知名教师”的师资队伍构建模式,带动提升了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和能力水平,为学校改革、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。接下来,遂中实验校将坚持引进名优教师,通过名师团队引领,助力莘莘学子成功。

此信息发布来自:【 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】
【字体:   打印文章